央廣網北京6月30日消息(記者滿朝旭 張聞)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期結束的兩院院士大會上,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修改了各自的院士章程,對院士制度進行了改革完善。院士的遴選、院士退出等社會備受關註的熱點都在其中,而這次兩院院士章程的修訂,被認為是修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
  長期以來院士群體在推動科技界出成果、出人才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的作用。截止2013年,全國累計有2149名傑出的科技工作者當選為兩院院士,其中1545人在世。不過,國家科改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王志剛坦言,我國的院士制度雖然歷經多次修訂,但依然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王志剛:在現行院士制度中,確實有一些制度性的問題,另外還有個別院士在遵守院士章程和院士制度方面也有一些不規範的地方,這些都需要通過改革來完善。
  本次院士制度改革中,從“進兩院的大門”就有嚴格的規定,院士候選人提名途徑縮減至兩種,部門和地方政府組織遴選的做法今後不再保留,而候選人想當選需要全院院士投票終選。
  王志剛:院士遴選制度原來地方、部門和軍隊有關單位也都作為推薦主體,這樣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就出現了各地方部門過度包裝、組織行為,是這個院士在推薦當中可能有一些與院士章程和遴選院士機制本身不太符合的現象就發生了。
  對院士制度改革的呼聲由來已久,此次院士候選人推薦渠道變窄,可以說是眾望所歸。除了通過院士遴選制度的改革,減少多部門的干預,此次章程修改還有那些亮點?
  近年來由於不良風氣的侵襲,個別候選人或其所在單位“助選拉票”、“集成、包裝”,個別院士兼職過多等突出問題日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註,去行政化、去利益化,是這次院士改革的一大亮點。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顧海兵:院士的評選過程就註定了不僅本人會推動這個事情,而且他所在單位要不遺餘力地推動這個事情,我覺得就得首先把這個口完全封死,學術的問題就回歸學術界,一切由學術界來做,而不是什麼行政部門,也不是省市人民政府來做。
  當然有進就得有出,院士終身制、院士退休這樣的話題被社會廣泛議論,今年82歲的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秦伯益是我國第一位實現退休的院士,他對此談了看法。
  秦伯益:現在大家討論的這個院士退休問題,有兩個不同概念的混淆,一個是院士這個稱號退休不退休,一個是院士在所在單位的本職工作,他的職務退休不退休。我從一開始就理解,院士是一個稱號,稱號是終身榮譽,就像勞動模範,老了不勞動了,他還是勞動模範,這個稱號是終身的,但不是他勞動是終身的。
  除了退休,本次兩院院士新章程還增加了勸退的規定,當院士的個人行為違反科學道德或品行不端,嚴重影響院士群體和工程院聲譽時,應勸其放棄院士稱號。“嚴把入門口,有進也有出”是本次院士制度改革也是對群眾關切問題的一種回應。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穆榮平表示,今後還要考慮院士退休後如何調動他們積極性的問題。
  穆榮平:今後還要考慮一個,在院士退休以後,如何發揮他們的作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因為院士群體還是國家的一筆寶貴財富。
  章程畢竟只是指導性文件,具體操作還需要更為明晰的細則修改。談起下一步的工作,中科院有關負責人表示,中科院將在章程確定的原則下,更充分地聽取廣大院士的意見,修訂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完善增選工作流程,同時系統梳理學部相關政策規章和工作辦法,如研究制定《中國科學院院士行為規範》和相應的處理辦法,建立對候選人投訴的分類調查機制,建立院士兼職情況報備制度,以適應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  (原標題:兩院修改院士章程:院士候選人提名途徑縮減至兩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txshq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